各系党总支:
为进一步教育引导在校员工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金融安全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加强最新新博国际网站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防范意识教育,积极营造良好的校风和学风,现将开展主题班会的相关工作做如下安排,请各系党总支安排班主任积极组织实施,具体事宜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拒绝“校园贷”“现金贷”,营造健康学习环境(参考资料详见附件)
二、活动对象:
一、二年级各班级
三、活动时间:
主题班会时间安排为2018年10月8日—10月31日。具体时间由各系、各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四、活动形式:
班会形式不拘一格,各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讲座、访谈、演讲、辩论等形式进行。
五、活动要求:
1、各系要充分认识主题班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切实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防控金融风险,远离非法金融活动。各班班主任要亲自参与,确保主题班会有质量、有内涵、有教育意义。
2、各系要及时总结主题班会的开展情况,并形成书面总结报告,于11月1日前将纸质版交至员工处李宏处,电子版发送至邮箱:191129062@qq.com。
附件:“拒绝‘校园贷’‘现金贷’,营造健康学习环境”参考资料
学 生 处
2018年10月8日
附件
“拒绝‘校园贷’‘现金贷’,营造健康学习环境”参考资料
近一个时期以来,校园网贷风险事件频发,校园金融诈骗乱象层见叠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暴露出部分在校员工金融常识缺乏、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等问题。“校园贷”等网络借款及各购物平台分期付款的逾期催款等情况也在最新新博国际网站员工中出现过,更有甚者出现退学现象,这对员工及其家庭造成严重伤害,故“校园贷”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容忽视。
一、什么是“校园贷”“现金贷”“培训贷”
“校园贷”是指各类借贷平台针对在校员工开展的借贷业务。“现金贷”是针对借款申请人发放的实时审批、快速到账的消费类贷款业务。“培训贷”是教育分期和培训贷机构向培训学员提供的贷款业务。
二、当心“校园贷”“现金贷”的那些“坑”
近年来“校园贷”不规范发展,诱导员工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需当心“校园贷”的几个“坑”。
1.虚假、片面宣传忽视风险。
2.借款实际费率普遍很高。
3.诱导了员工过度借款。
4.网站打着专业企业的旗号或假扮正规机构。
5.发布“无抵押”“无担保”“当天放贷”等诱惑性标语。
6.采用不文明催收手段。
三、培训贷骗局的几种套路
套路一:求职变贷款培训,面试后就要求求职者贷款培训。
套路二:洗脑或直接要求培训,告诉求职者其能力不足,要求其培训,培训会产生一定的费用。
套路三:承诺培训后一定能找到工作,月薪在几千至上万。
套路四:诱导求职者签署合同,相关人员会“步步紧逼”使得求职者没有太多时间来思考就稀里糊涂地签署了贷款合同。
套路五:培训课程敷衍了事,如果求职者中途不想参加培训,则被要求偿还所有贷款或者赔付一定的违约费。
四、大员工如何防范“校园贷”风险
1.树立文明、理性、科学的消费观,不盲从、不攀比、不炫耀,拒绝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
2.积极学习金融常识,提升金融理财实践能力,提高风险识别能力、风险防范意识。
3.严密保管个人信息及证件,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到非法网贷平台。
4.远离不良网络借贷,不轻易相信借贷广告,增强对有害网络借贷业务的甄别和抵制能力。
5.办理贷款一定要到正规金融机构,选择正规金融产品。
现在各种“校园贷”“现金贷”存在门槛过低、信息审核不严、高利率、高违约金等问题,部分贷款平台存在虚假宣传,蛊惑大员工超前消费、不理智消费等,员工在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和侥幸心理之下可能陷入“连环贷”的陷阱。针对这些问题及风险,大员工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纠正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在生活消费、人际消费、娱乐消费等方面,不盲从、不攀比、不炫耀,合理消费、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广大员工要不断增强金融、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对有害网络借贷业务甄别、抵制能力,远离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提升风险防控意识。